因为过期蜂蜜问题,百年老店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被撤销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官网近日发布公告,撤销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相比之前的上千万元罚款和数千万元营收损失,此次失去“中国质量奖”对同仁堂的无形打击更为严重——一家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信条的企业,一家国人心中质量过硬的诚信典范企业,却被官方收回了奖杯,实在是商誉大损。
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美誉度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不过,近年有一些老字号、知名品牌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线,大力发展代加工,忽略了对品质的把控。还有些企业不愿意坚守主业挣辛苦钱,转而“卖贴牌”“卖标签”,把自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变成了摇钱树。钱虽然来得容易,伤的却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动摇了企业发展的根基。
这次同仁堂过期蜂蜜事件,正是子公司的代工厂出了问题。北京市纪委市监委的相关通报对此可谓一针见血: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没有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内部管理混乱,对下属企业监督管控不力,对控股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问题失察失责,相关企业质量管控制度虚化不落实,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对“同仁堂”品牌形象产生了恶劣影响。
幸运的是,同仁堂近300年的口碑还没有被这次“蜂蜜门”彻底动摇,消费者对同仁堂药业依然保有信任。同仁堂一方面需要痛定思痛,狠抓质量,重获市场认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研发,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
客观来说,过去的同仁堂代表了中国传统医药的巅峰,但在医药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仅靠过去的古方、秘方,已经很难满足患者需求了。同仁堂这些年最受认可的药品大都是前人的“创新”,比如“乌鸡白凤丸”,那已经是乐氏第九代乐百龄在清代的“发明”。2008年以来,同仁堂一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但根据有关统计,同仁堂自2008年以来,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多年维持在0.5%左右,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3%的下限。这一问题也被相关部门点名批评过,北京市国资委在《中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中明确要求同仁堂“增加科研投入比例,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办法》,明确创新投入比例,并制定创新投入考核指标,在2018年纳入经济目标责任考核”。
截至目前,依然有很多疾病没有找到有效药物,同仁堂如果潜心研制,还是大有可为的。期待这家老字号以及更多的老字号能够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将绵延数百年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