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东旗下第三只独角兽!京东健康提交赴港上市招股书,主要收入仍靠"卖药" ,上半年入账88亿)
又一bat系互联网医疗平台发起上市冲刺。
9月28日,港交所披露了京东健康提交的招股书。公告称,京东健康作为京东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京东集团计划分拆京东健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对于具体分拆上市的完成时间,将取决于市场情况等因素。
相较于其他bat旗下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京东健康盈利能力比较优越:2017年至2019年京东健康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收入达到了88亿元,同比增长76%。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和非经常损益等项目,其净利润率在2018年、2019年达到了3.0%、3.2%,2020年上半年达到4.2%。
不过,上述庞大的收入严重依赖于自营医药和健康产品的销售,也就是俗称的“卖药“。
2019年实现盈利
京东健康从2014年独立运营,成为京东集团继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之后孵化出的第三只独角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算,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在线电商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平台活跃用户为7250万;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人次,平台累计用户超过1.5亿。
股权结构方面,ipo前京东健康最大股东为京东集团,持股比例为81.04%,预计ipo后京东集团仍将持有不低于50%的股权。
自互联网兴起伊始,互联网医疗便被赋予极大期望,上半年的一场疫情更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国内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今年6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336.88亿元,相较2018年环比增长35.6%。受疫情影响,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陈礼腾指出,互联网医疗(在线医疗)界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医疗服务在线化,其包括在线挂号、医疗信息查询、电子档案、在线问诊、电子处方、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而广义的互联网医疗涵盖医疗行业的全链条,涉及医疗、医药、医保等多个环节。
纵观互联网行业,进军医疗健康领域的巨头不在少数,而bat可谓先行者,抢先布局这一“赛道”。腾讯于2014年通过投资的方式涉足医疗,并依靠自身的社交优势做医疗业务;阿里巴巴则在2014年战略投资中信21世纪,后更名“阿里健康”,正式开启医疗布局;百度很早也成立了医疗事业部,后大力发展医疗ai。
而京东也从2014年布局非保健类医药电商零售做起,2017年首批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到现在,京东健康已经形成了b2b、b2c、o2o等全模式医药零售。
从业绩上看,京东健康2019年业务收入达108亿元,并已实现盈利。而阿里健康2020财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营收为96亿元,亏损1570万元;平安好医生2019年营收50.65亿,亏损18.3亿元。对比之下,京东健康已然实现了“弯道超车”。
主要收入仍靠“卖药”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收入规模庞大,支撑京东健康绝大部分收入来源其实来自于“卖药“。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2019年,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9.07亿元、72.55亿元以及94.35亿元,占比超过总收入的87%。
据悉,京东健康的在线零售药房业务通过三种模式运营:自营、在线平台及全渠道布局。自营模式主要是指京东大药房;在线平台模式主要是第三方商家入驻,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在线电商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线上零售平台有超过1000万种商品(sku),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230个非药品仓库;全渠道布局是为满足用户紧急性用药需求,截至2020年6月,京东健康可以为全国20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7×24的当日达、次日达以及30分钟达服务。
京东健康另一部分收入来自服务收入,包括提供线上平台及广告服务、向用户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以及向医院提供智能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京东健康线上平台、广告及其他服务营收分别为6.46亿元、9.14亿元、14.0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1.6%、11.2%、13%。2020年上半年实现服务收入10.84亿元,占比达12.4%。
亦有业界观察人士认为,京东健康卖药收入或许占比不止九成,“因为线上广告服务或许大部分也属于卖药附加的收入“。
参考资料:http://www.ztwang.com/news/15081.html